服务热线:400-875-7650 操作指南

启智促思 互学共研——第一期校家社协同育人高级研修班圆满结业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 作者:高欢 秦立晓 发布时间:2024-03-29

2024年3月28日下午,第一期校家社协同育人高级研修班顺利结业,为三天的研修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3月26—28日为期三天的研修中,专家、学者、教育干部、实践学员共聚一堂,在校家社协同育人主题指引下,同频共振,共话协同育人之道。

一、政策引领,理论先行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发友副院长在研修班开幕式上致辞,他强调了在新时代推动校家社协育人的国家意志和现实意义,鼓励全体学员相互学习,协同共进,为我国基础教育综合育人进行积极的探索,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吕玉刚做了题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讲座,他强调:“在全面育人体系中,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参与,离不开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他指出,中央高度重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将传统“家事”上升为“国事”,标志着我国家庭教育全面步入法治轨道。他认为,《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的起草思路及着力破解的突出问题关键就在于明晰各方责任,明确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家长的庭教育主体责任以及社会的有效支持和服务。为保障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实施,要从加强组织领导、增强专业支撑、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图片 1.png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吕玉刚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康丽颖以“创新路径——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为主题讲解了机制建设要解决的问题,论述了理论研究要实现的重要专业引领,介绍了其他国家在协同育人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国内本土研究、实践的突破。她重点分享了北京的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广西防城港市“家校共育三支队伍”、江西弋阳制度化校家社育人模式等全国典型案例,为与会者打开了学习借鉴的新思路。

图片 3.png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康丽颖

康教授强调:“‘育人’是核心,‘协同’是关键,‘机制’是保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最终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区域模式,分享交流

常州市钟楼区教育工委书记杨文娟以钟楼区实践为例,聚焦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核心难题解决。2022年12月,常州市钟楼区教育局成功申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重大改革实验项目“新时代校内外协同育人体系创新与实践研究”。之后,钟楼区通过实施课后服务引入协同资源,将“安全通学”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儿童心理健康协同教育服务、家庭教育协同工程、馆校一体开放协同育人工程等项目引入教育领域,充分整合了社会资源,提高了家长、社会人士的参与积极性,打造了馆校一体的思政育人模式,在校家社协同育人实践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钟楼区被评选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

图片 4.png

常州市钟楼区教育工委书记杨文娟

杨书记总结道:“有了项目,就有了抓手;依托项目,串珠成链。我们在‘协同’过程中,兼顾了‘上下左右’,融通了各方资源,借力借智,融情聚慧,考核跟进,互通有无,才有了现在良好的教育生态。”

无锡市高新区(新吴区)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委书记、教育局局长张英,平湖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伟以及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施文龙与学员分享交流了自己所在区的校家社协同育人实践。在结构化研讨活动中,来自10个不同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围绕“如何构建有效的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双方深度合作?”“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协同育人的能力水平?”“如何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形成有效化解矛盾冲突的机制?”“如何整合社会资源,拓宽学校育人途径、丰富学校育人内容?”大家积极分享和交流所在地区的育人经验和新思路、新想法,给与会者提供了诸多可以参考学习的实践案例。

图片 6.png

无锡市高新区(新吴区)教育工委书记张英

图片 7.png

平湖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伟

图片 8.png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施文龙

三、多方参与,圆桌论坛

主持此次论坛的江苏省无锡市堰桥初级中学校长汪定用认为:“办现代的学校,进行现代学校的建设,一定要开放办学、民主办学,这是学校迈向现代化的一条必经之路。”校家社协同育人是现实教育的紧迫需要,需要家长、社区、学校携起手来,合力同心,共同作为。

在圆桌论坛上,家长代表、教师代表、社会代表、学校代表分别从不同视角、不同立场分享了对校家社协同育人话题的思考,使全体研修学员受到极大启发。

1.png

2.png

江苏省无锡市堰桥初级中学校长汪定用主持圆桌论坛

四、总结点评,共向未来

随着研修班学习进程的深入,学员的学习热情被激发,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每位参与者都高度专注,倾听学习,讨论交流,内省吸收,共同进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副所长洪明为研修班的结构化研讨作总结及点评。他认为,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是核心问题,师资队伍的建立是关键,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提升班主任对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的重视。最后,洪明副所长为积极参与结构化研讨的10位嘉宾颁发了荣誉证书,鼓励他们深入思考校家社协同共育问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培育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片 17.png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副所长洪明

这次研修活动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通过这次研修班的学习与交流,学员们不仅学习了有关校家社协同共育的政策、法规和理论知识,还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在未来的工作中,学员们将把这次研修活动中学到的政策、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更加注重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协同合作,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为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育人体系而努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图片 21.png

校家社协同育人高级研修班·无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