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875-7650 操作指南

新修订的《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将于2023年6月1日起实施

来源: 青春北京公众号 北京青年报、北京日报、法治北京、教育圆桌 发布时间:2023-06-01

1.jpg

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现场

5月26日上午,新修订的《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经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

新版条例共九章68条,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等角度出发,以法治力量护航未成年人成长。本次条例修订以未成年人为本,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并针对减轻学习负担、学生欺凌防控、预防网络沉迷等热点问题修法。条例还固化实践经验,推进探索创新,突出北京特色。这是本届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首部地方性法规,是新时代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建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据了解,本市的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制定于1988年,历经四次修改,对依法保护未成年人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新的背景和形势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人民群众有了更高期盼,为了更好实施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法,持续推进本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大常委会将条例修改工作提上重要日程,以高质量标准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治环境。市人大常委会于2022年11月、2023年3月先后进行了两次审议。在修法过程中,认真听取政府有关部门、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社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未成年学生、互联网企业、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的意见,最大程度地吸纳并体现在每一个条款中。

从整部条例的框架上来看,条例首先明确了未成年人保护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强调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并提出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等一系列要求。

条例突出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成长环境。在家庭保护方面,明确了监护人应当承担的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和对未成年人的生活照料、安全保护等责任;规定了监护人、共同生活的成年家庭成员和其他照护人的保护义务。在学校保护部分,重点加强卫生保健、保育教育、校园安全、心理健康、减轻学习负担、学生欺凌防控等方面要求。引导家校沟通,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在社会保护方面,鼓励、支持各类组织和个人开展、参与未成年人保护,也有一些义务性的规定,比如: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不得录用具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的人员;住宿经营者在特定情形下负有报告和保护责任等。

针对未成年人的“触网”行为,条例强化网络平台责任,补充网络保护内容。其中,规定了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未成年人保护义务,如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和网络合规制度,明确专门负责未成年人保护的人员及岗位职责,公开投诉举报渠道等;要求网络平台采取技术措施制止有害于未成年人的行为,倡导采用适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特点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助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此外,为提升公共服务,压实政府保护责任,条例规定有关部门应保障校园内外安全,统筹规划校车配备,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培育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提高对困境未成年人、残疾未成年人的保障水平,强化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发展,构建全链条的监护干预和支持体系。《条例》还规定,依托12345市民服务热线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热线,设置专席人员,负责受理、转介涉及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诉求。

在司法保护方面,条例固化了对涉及未成年人案件进行一站式综合办案的做法,形成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检察院、法院的职能作用,依法保障未成年人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并提供法律援助、支持起诉等帮助。条例还对家庭保护失职、校园周边违法生产经营等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01看点一

家庭成员发现未成年人疑似受侵害应及时报告

在家庭保护方面,条例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承担家庭教育主体责任。鼓励共同生活的其他成年家庭成员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共同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监护职责,履行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的义务;交由他人临时照护或者委托他人代为照护未成年人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共同生活的其他成年家庭成员,以及临时照护人、代为照护的被委托人不得实施虐待、遗弃、非法送养、暴力伤害、性侵害等侵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的行为。

实践中存在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共同生活的其他家庭成员,以及受委托的照护人等对未成年人实施侵害,但监护人隐瞒不报的问题,为加强对此类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条例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共同生活的其他成年家庭成员,以及临时照护人、代为照护的被委托人发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疑似受到侵害或者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应当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保护措施;情况严重的,立即向公安、民政、教育、卫生健康、网信等有关部门报告。未履行报告义务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有权督促其履行,或者直接向有关部门报告。

02看点二

学校应立即制止并依法认定、处理学生欺凌行为

在学校保护方面,条例从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预防性侵和校园欺凌等角度做出了明确规定。例如,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互相配合,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减轻学习负担,保障其休息、娱乐、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的时间。学校应当加强在校未成年学生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管理。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

面对一些可能的突发事件或伤害事件,条例规定,学校、幼儿园应当结合未成年人保护的需要,制定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定期开展必要的急救、自救等应急培训和演练。

在预防性侵方面,条例规定,学校、幼儿园应当建立预防性侵害、性骚扰未成年人工作制度,对遭受性侵害、性骚扰的未成年人,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在防校园欺凌方面,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教职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发现学生受到欺凌或者疑似受到欺凌的,应当及时向学校报告。学生报告欺凌情况的,学校应当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学校应当立即制止并依法认定、处理学生欺凌行为。

03看点三

学校周边二百米不得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

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社会保护方面,条例规定,在学校、幼儿园周边开展生产、经营及其他活动的,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学校、幼儿园周边二百米范围内不得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在学校、幼儿园周边一百米范围内不得设置售烟网点。在学校、幼儿园周边一定范围内不得设置酒、彩票销售网点,具体范围由市商务、民政、体育等部门确定并公布。任何人不得在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吸烟、饮酒。

条例明确,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使用的剧本脚本应当设置适龄提示,标明适龄范围;设置的场景不适宜未成年人的,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除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剧本娱乐活动。未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医疗美容服务,紧急救治情况下无法取得监护人同意的,按照国家规定办理。

值得关注的是,条例还规定,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招聘、录用工作人员,或者采用劳务派遣、劳务外包等用工形式的,应当依法履行从业查询义务;不得录用具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的人员。

04看点四

应建立未成年人网络欺凌预警预防机制

如今,网络已深入融合到未成年人的生活,条例设网络保护专章,对数字时代未成年人网络权益问题作出了一系列规定。例如,条例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和网络合规制度,应设置防沉迷技术措施,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沉迷的产品和服务,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产品和服务设置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提示在上网服务设施和智能终端产品上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建立未成年人网络欺凌预警预防机制,设立紧急防护功能;向未成年人提供人工智能产品和算法推荐服务的,应当便于未成年人获取有益身心健康的信息,不得推送可能引发模仿不安全行为、诱导不良嗜好或者违反社会公德等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

针对当前未成年人普遍通过网络课堂的形式接受培训的现象,条例规定,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遵守内容审核规定,不得插入网络游戏链接,不得推送广告等与教学无关的信息。线上直播类培训应当设置合理的时段、时长,保证未成年人休息时间。

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沉迷现象,条例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完善网络社区规则和用户公约,引导规范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不得违反规定向未成年人提供现金充值、在线支付等打赏服务,以及其他不适宜未成年人的服务。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作出适龄提示;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并不得在每日二十二时至次日八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账号租售交易服务。

未成年人若受侵害有这5个求助途径

当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维权和求助的途径有哪些?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副主任、法制办新闻发言人王爱声介绍了5条求助途径:

第一个途径是,向家长、学校、社区反映,向有关单位、网络平台投诉。

第二个途径是,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或投诉举报。条例第八条、第十三条、第六十二条都有规定。

第三个途径是,拨打12345未成年人保护热线,反映未成年人保护诉求,获取相关咨询服务和帮助。

第四个途径是,向有关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咨询、求助。条例第二十六条中规定,支持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设立未成年人服务热线,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健康、法律维权等服务。鼓励、支持法律服务机构和律师协会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第五个途径是,向人民检察院控告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