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875-7650 操作指南

《新编家长学校教材·家庭教育》

发布时间:2022-04-25

教材介绍

教材编写背景

一、家庭教育对个人乃至社会的发展都尤为重要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发育、成长、生存的首要基地,对一个人产生最全面、最持续的影响,与学校教育共同对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国,家庭教育历来就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留传下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家训经典和家教思想。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快车道,家庭教育也受到国家和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

二、党和国家一贯高度重视家庭教育

党和国家一贯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制定了有关规范,以引导和落实家庭教育工作、规范家长家庭教育行为。

2009年8月,教育部关工委下发了《关于建立教育部关工委家长学校教育实验区的通知》,在各省、市、县各级关工委的大力配合下,在全国第一批审批了128个市县为家长学校实验区。

2010年,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颁布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原则、各个年龄阶段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内容和要求以及落实《大纲》的保障措施做了规定。2019年,为适应新时代家庭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相关部门对《大纲》进行了修订。

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

2020年8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指示、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强化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全国妇联、教育部联合印发《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这是对2004年制定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的修订和完善。

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这对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广泛共识和协调行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我国的家庭教育有了法律支持。

这些政策、规范及法律的出台,明确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重心是育德,确立了家庭教育工作机制,,促进了家长学校建设,规定了国家促进支持家庭教育的措施,以及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总体方向,推动了家庭教育工作的科学开展和完善。

三、当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当今,家长们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给予高度关注和投入,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现象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望子成龙心切,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所定目标超过了孩子的能力范围,并没有顾及孩子实际的智力水平、心身发展状况,给孩子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身体不适。

二是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家长与孩子感情交流越来越少,亲子关系疏离。有些家长经常手机不离手,不愿花时间与孩子互动;有的孩子也沉迷于电子游戏,听不进家长的劝阻。长此以往,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

三是攀比、从众心理严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缺乏主见和分辨能力。家长经常将自己的孩子与邻家成绩优秀的孩子或者媒体报道的突出榜样进行比较,给孩子施压,导致孩子产生对抗情绪和厌学心理。近些年,一些因学习压力和亲子矛盾而引发的极端事件常见诸媒体。

四是普遍重视智力培养和知识学习,而忽视体育、劳动技能、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导致孩子们整体上体质下降、近视率提高、自理能力差、抗挫折能力弱,将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五是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受到冲击,使家长在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中感到迷惘。

种种情况表明,家长们急切需要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指导,而家长学校是落实这一任务的重要纽带。家长学校能否长期运行的关键在于教学效果,而教学效果的优劣又离不开教材的运用。为更好地支持和推动家长学校实践工作,促进家长教育理念的提升和教育方法的改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和一线校长、教师编写了本套《新编家长学校教材·家庭教育》。

imgFile-810f3cee62e4bfd8da036b87d6fddd20.pngimgFile-d05816fd731efd1bcca13264fe2861a6.png

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一、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教材编写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中,同时坚持了《纲要》提出的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

二、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四会”为原则

所谓“四会”,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在教材编写中,每一册都考虑到这四个方面的要求,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综合素养和生存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发展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以《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为指导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提出了家庭教育的重点和要求。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对不同年龄段又进行了细化,分年级编写,既符合《大纲》的基本要求,又可以指导家长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真正体现了“儿童为本”“家长主体”“多向互动”的三项原则。

教材的总体结构

一、教材的体量

教材共15册:

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共3册,每册19课;

小学一至六年级共6册,每册12课;

初中七至九年级共3册,每册10课;

高一到高三年级共3册,每册12课。

教材以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为依据,以培养引导少年儿童学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为主要内容,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家长的认识误区和孩子成长中的困惑,结合生动、典型的案例和专业的分析,为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正确的教育方法,促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的体例

教材的每课包含如下板块。

案例:本阶段孩子容易出现的典型问题及家庭教育个案。

案例分析:针对案例,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分析孩子在此阶段容易出现此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

了解孩子:设计10—20道小问题,供家长测试参考,从而了解孩子或者自己在此问题上的表现如何。

指导建议:针对以上分析,为家长提出具体的教育建议或改进方法,并列举一些古今中外的家教案例或研究成果等。

孩子心声:通过采访一些孩子,精选列举了一些孩子想对父母说的话。

教材特色

一、权威性

教材依据《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精心编写。

二、科学性

教材运用了大量应用研究的科研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新形势下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给家长以具体指导。每一年级的主题都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取的,并按照本年级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案例分析和给出指导建议。

三、实践性

教材注重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让家长在实践中掌握方法。教材中的每一课,都采取“案例+案例分析+指导建议”的方式,这样从问题出发,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解决问题的系统,手把手地帮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另外,在“指导建议”中,不仅列举了很多古今家教案例,更设计了丰富的活动,通过亲子活动加强教育效果。

四、通俗性

考虑到家长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教材将一些学术用语用描述性和解释性的语言替代,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使家长能够轻松阅读,便于家长理解、接受。

五、连续性

教材是按年级编写的。不同年级的孩子会有不同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但可能面临的是同一个问题,教材力求从内容的性质、范围和深度上给以整体把握,达到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imgFile-250b72ce0ba5e9210ee99f01b6978dad.pngimgFile-4f6d788f452fbcfc056ab0f0984967a8.jpg

主编简介

郝志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教材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修订组成员兼劳动教育专题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分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首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特邀专家、山西省教学名师培养计划专家顾问、《当代教育与文化》《当代教育科学》《课程教学研究》杂志编委等职。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实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劳动教育、家庭教育等。多次牵头和参与国家、教育部相关教育政策文件的研制和起草工作。在《教育研究》《课程 教材 教法》《高等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报发表的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决策咨询报告等20多部(篇)。

洪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科研部副主任(主持工作),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青少年品德与价值观教育、家庭教育等领域的研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修订全国妇联、教育部等部门共同颁布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家长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出版专著《现代新儒学教育流派研究》《回到家庭谈德育》《家校合育论》。

教材的教法

一、基本教学模式

1.本套教材是以家长自学为主,以家长学校教师(一般为班主任)指导为辅,在家长自学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

2.教师主要以主题式方式授课,每学期选择一定数量的主题进行教学。

二、教学主题选取的原则

1.班主任老师认为最重要、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2.本班孩子所存在的共性问题。

3.家长在自学的基础上需要班主任进一步讲解的问题。

三、案例式教学

1.在确定授课主题的情况下,选择案例引入教学。

2.可选择教材中的案例,也可以根据主题选择身边的案例,这样更形象、具体、生动,具有很强的可参照性。

3.根据主题,教师组织家长对案例进行思考、分析、讨论,最后总结概括,教给家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家长不但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

四、多样化教学

1.除了班主任老师授课外,还可以请家长授课。家长是家庭教育的实践者,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他们现身说法,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更具有现实性和亲切感。

2.还可以由学生给家长上课,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是受教育者,他们有权评论也有能力评论家长的教育工作,由孩子讲一讲,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家长、乐于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这样做,对家长的教育会是很深刻的。

希望这套教材能为家长学校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务,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搭建桥梁!